【微光影像】《兒子的完美告別》:陪著他們練習說再見
【Movie Star】Practicing to Say Goodbye—《ONE WEEK AND A DAY》
近日在台上映的以色列電影《兒子的完美告別》,和2010年的台灣電影《父後七日》類似,同樣以守喪七日的傳統為背景,同樣笑中帶淚;後者入圍第47屆金馬獎六項大獎,前者則橫掃2016年的以色列奧斯卡七項大獎提名。
不過,《父後七日》描述一個青年返鄉奔喪,在人情世事與「做七」的宗教習俗中緬懷父親、文化自省的過程;《兒子的完美告別》則反其道而行,跳過所有最容易催淚的情節——沒有夫妻守喪七日的悲痛,沒有回憶與緬懷的片段,逝世的兒子更是從頭到尾沒著墨——故事直接從七日結束後的第一天開始,一切都該恢復常軌的日子,太太想冷靜返回職場崗位,先生卻不停出現脫序行為;一個漠然,一個瘋狂,原來都只是還沒真正走出悲傷。
最困難的第一步:陪人悲傷
關於悲傷,永遠是人生的大難題,而我們一生中遇見別人悲傷的機會,大多會比自己經歷還要多。每當遇見這樣的狀況,我們總是期待幫助別人「走出悲傷」,然而,我們或許沒想過,最困難的,是起初的第一步——「陪人悲傷」。 我們急於在悲傷中給人忠告、安慰、甚至不必要的神學解釋與猜測,是因為在這種難以控制的局面下,令我們感到不舒服、不適應,而希望有所「貢獻」——卻忘記了,這些方式大多無法真正幫助悲傷的當事人。
事實上,我們可以在《聖經》中發現,當人們遇到絕境時,上帝通常不會提供解釋或答案,而是親自與他們同在;生活中,我們也的確看見,當人們身處憂傷,最不需要的就是《聖經》釋義和系統神學。此時,無聲的同在,比缺乏行動的言語更重要。他們渴望的是,透過我們的陪伴,感受到上帝的安慰——與其只是告訴他們「上帝必不撇下你,也不丟棄你」等經文,倒不如真正去陪在他們身邊、提供實際援助。
......<MORE>
|